关于解决问题的随想

发现3月份过后,自己有点“奇怪”
想法变得很多,但却更安静了
从一个工作环境换成了另一个工作环境
当身边的人都在急匆匆地离职寻找更好的机会的时候
我经常自己一个人抱着一本书,独自坐着想一些事

曾经选择

我想过-曾经大学四年做的选择。
选择参加辩论队,是希望自己能从一个害羞腼腆的人努力成为一个外向活泼敢于表达的人。于是乎,我在队里呆了四年。
选择加入工作室,是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比身边的人在专业上更有优势。于是,我也在工作室呆了整个大学时光。甚至毕业了,我还会经常回去讨论,分享。
选择提前去阿里巴巴实习,是希望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于是乎,我提前把课程都搞定了就直接去实习了。
等到大四秋招春招,我才发现,实际上自己并不是“自己眼里的优秀者”。
一整年的时间里,参加了无数校招,经历很多次面试。
原以为,我富有竞争力。但是无数的失败啪啪地打醒了我。
实际上,还不够好。

为何作出当初的选择

很奇怪,大概是因为那时候上大学,家里也不容易,不想在大学里碌碌无为,所以会经常思考:和我考到同一所大学的朋友大家的起点都一样,我如何跑赢他们。而如果毕业了,我也会面临着众多高校的优秀学习的竞争,我如何能有资本去和他们一搏。
身边的无数例子告诉我,大学的模式和高中已完全不一样,所以学习模式和追求的偏向性必须重新审视。于是大一的时候开始进行自己一些想法的尝试:

  • 加个社团玩玩?锻炼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 加个学生会团委,参与下组织的协作?
  • 不对,有没有偏向专业的组织。对!工作室。
  • 想想自己的缺点,嗯,表达还需要提升,有没有这方面的组织?

后来,经过自己的准备和努力,一下子就…

  • 成了班干部
  • 加了学生会
  • 进了辩论队
  • 走进工作室

大二那一年,因为感觉自己精力不够应付这么多工作,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与初衷。我庆幸自己能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且还比较早。开始有意识地去追求一些东西:

  • 解决事情能力  
  • 协调与表达能力  
  • 自学能力

于是,我只留了辩论队工作室
经过2年多的时间,我确实在往自己想要的方向上进步了不少。

回顾曾经的选择

我一直认同“阶段性成长”的观点。人会在某一段时间内某种心态或者技能有实质性成长,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往往和个人的思考深度和行为方式有关。
高中的我,会想着努力考上想要的大学。
那时候的学习方向很明确,就是把知识难点都掌握,把错题记录下来防止出错,尽可能争取高分,考个好大学。每天固定时间吃饭,学习,背诵,做题….
这个阶段,现在回头看来,我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知道问题会有解”。
大学的我,尝试了并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时候的学习方向开始多元化,除了培养专业编程能力,还需要团队协作,并却很多问题以前没有经历过,需要自己去摸索解决手段。
这个阶段,现在回头看来,我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知道怎么解问题”。
举个简陋的例子,“某一天,电脑突然蓝屏了,现在了xxxx信息提示?”
高中的我,“咦,上课老师说过xxxx信息相关的问题,应该是系统损坏了,重装吧。”
大学的我,“直接上U盘PE系统覆盖C盘重装,手脚贼利索,前后不到10分钟就搞定了。”
现在的我,“嗯…容我想想,只有重装才能解决吗?(看下一节)”

解决问题的思考

实际上,觉得当初自己不够好,可能是因为看待“解决问题”的心态产生了变化。
有一位师兄曾在我准备辩论赛的时候指导过我们“经验只是告诉有些事情可以做,做了可能会更好”。
在做很多事情上,我也时常会参考前辈的经验,会总结自己的方法论,形成自己针对某个场景难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这很像别人告诉你,这楼应该这样搭建才够结实好看,但却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如此。
毕业初,当我在和别人讨论一个需求场景时,时常能给出一个实现需求的技术模型。但当别人凭借工作经验及技术积累深问为什么那么做时,自己的体系显得脆弱。我十分庆幸曾经身边有这样的同事和导师,也让我开始慢慢转入“新阶段”。
这里,我想说深刻认识问题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我更应该追求的东西。
也许你会觉得我说的很奇怪,正常的逻辑是:问题的产生有其原由,根据原由采取特定策略手段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每个人根本无法做到剖析每个问题,几乎没有人能具备这样的能力,因为问题的范围太大。
但是,移动开发软件构建过程中,问题的范围便会被缩小在软件体本身内,对工程师而言就是代码。代码是不会骗人的,因为在软件构建中,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在找出潜在出错的代码。庞大的源码通过不同的组织模式构建软件体,在其中寻找问题的蛛丝马迹,需要的是耐心,严谨的逻辑和敏锐的嗅觉。而一旦能够练就这身本领,那么面对问题的产生就会变得从容,只需要顺藤摸瓜,问题便迎刃而解。
所以,以前的我还太年轻。
现在,得好好思索思索…